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从哪入手能确保上岸公务员?

老师我现在准备 2025 省考的话,每天只有3个小时,3月初考试的话,应该从哪里入手更能确保上岸公务员?”
我的回复:
同学你好,你的情况是一个典型。但不同的是,你觉醒得比其他人要早很多,这是你的优势,是先机。
没记错的话,此前我有给你分析过,主要还是根源基础问题,然后是时间分配,最后才是学习方法问题。没有基础,没有时间,去谈方法,没有意义。
眼下主要有以下三点,你可以考虑优先去做:
一是优先行测。
行测五大模块,各模块间并无强关联,大部分题型都是横向分布的独立考点,需要齐头并进!除了部分常识和数量外,丢下哪个都不行,行测算得上是多个(9个以上)学科的合集了。
而申论则是在概括、对策、综合分析三大题型基础上的纵向变型,属于相辅相成的存在。所以相较申论,行测需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而对于60分左右的考生,优先做的应当是打基础。我梳理了下近五年行测考情,整理成《行测123卷》光常考的考点就有123个(没领的到文末领)。
每天1.5小时讲2-3卷,我都花了40多天,更何况是要跟着学的学生?如果你每天只有2-3小时,建议优先行测基础。
当然如果你每天能抽出4-5小时,拉上申论一起复习,必然是更稳妥些。
二是优先学课。
如果你没有特别强的自学能力,靠谱的课程(无论是谁的)永远是要比刷题要更高效率的。因为所讲的知识点,都是经过了老师提炼和梳理的,前期其实你只需要被动吸收,附带点习题就好。
很多考生刚开始就用力过猛,每天都抱着题库开刷。养成了许多坏习惯,甚至形成了错误的认知,被自己圈在了怪圈里。
等发现之后再去寻求方法自救,扭转和改变固定思维,这中间又要额外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何苦呢?
所以一开始,如果你不是特别擅长学习,一定要建立系统的学习体系,做好长远打算。东拼西凑,凭着感觉,走一步看一步,很难走得远。
三是优先规划。
备考最难的是不知道问题在哪里,或者是问题太多不知道从哪下手。如果你觉得这有问题,那也有问题,那就干脆重新来过吧!做规划的最大益处就是方便找问题。
道理其实比较简单。
举个例子,比如你花了2个月打基础,每天每周学会了什么,做错了什么,哪些还不会,这些在计划上均有据可查,那么你便可快速定位,找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分数自然就能提升。
即便是这次考试不理想,下次一考试也只是在原计划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优化,重点突破。绝不会像这次一样得重新来。
一定程度上来讲,计划就是你的作战路线图,确保你每一次的战斗,都更加接近最终的胜利,所以是非常值得你结合实际情况,花时间去研究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