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案例分析,他为什么没有考上公务员?

我发现有一类考生,以他们的实力,本应该考上公务员,但却因为一些缘故中断了备考,着实可惜。所以今天,将这个案例分享出来,希望类似情况的考生,可以再坚持一下,再坚定一点。
在职备考,27岁,云南考生
[时间]
工作不忙、较为轻松,可能年末会稍微忙点,每天能保证三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周末和节假日休息,周末农忙时节会回家帮忙干货。
[之前的学习情况]
21年在我当地线下培训班培训过一年,但效果不佳,后来想想大概是自己只是每天像完成任务一样,只是简单的去听课就走,没有做到消化吸收、内化于心,22年月开始自己租房子自学,所幸在去年也就是好23年的省考中进入面试,但因为自性格原因,没有反超成功上岸。
因为现实原因,去年单位后就找了份班上着,后来也就没有好好学习,去年12月中旬开始捡起来学习,但感觉丢的时间过长,捡起来的也不多,结果当然也在意料之中,甚至比意料之中的还要糟糕。
[问题]
问题一:基础差、不牢固
虽然学习的也算久,但是行测似乎一直在60分左右,很难有所突破。整个学习过程一直围绕中间的三大模块进行,但是好像大多数人都是如此,自己学的又不精,所以毫无竞争力可言。
女生又是文科数学基础薄弱,所以数量关系一直都是处于彻底放弃的状态;常识当时线下班的时候,老师讲还行,所以自己还是会记忆学习,后来就没有好好学习,基本是靠捡以前的老本;
言语理解整体上正确率在70%上左右,逻辑填空要薄弱一些;逻辑判断部分,正确率不稳定,定义判断和加强削弱部分要薄弱些,读题较慢,容易大意出错;
资料分析做题慢,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读题慢,找不到关键数据,二是计算慢、基本是靠硬算,但又不会计算到最后一步,往往距离正确答案都是一步之遥,此外还容易犯粗心大意不仔细的错误,正确率也只是70%多。
此外事业单位专业是考C类,但自己又是文科的,所以对对于C类的考试一直以来都比较害怕,感觉和公务员的行测和申论区别还是比较大的,不知道怎么破解这一难关。
问题二:备考规划能力,执行力较差,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想得多,做的少。
自己知道自己有哪些毛病,但不知道如何下手,如果还是像之前一样,我想大概只会一次比一次差吧!
一开始的时候还踌躇满志,想着找一个工作轻松点工作继续备考,但是真正来上班之后发现:在这个环境当中会很消磨人的意志,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会失去斗志。
上班这一年刚开始觉得距离考试还早,所以也一直没把考试放心上,一天就知道耍手机,经常下班回去就躺沙发上刷抖音,一刷就是一两个小时,过后又会短暂反思、但第二天又继续,如此循环往复。
问题三:心态方面
刚毕业这两年家里面的人对我期望很大,特别是去年进过面试,家里面就觉得今年一定会考上的,但是今年却让他们失望了,虽然嘴上还是会说让我慢慢继续考,但我感觉家里面似乎对我已经不再抱有太大希望了。之前还让我专心考试,不要想其他,要是考了一个好的工作的话也不愁没好的对象,但是今年考试过后家里面开始催婚,让我找对象,差不多就行了。现在是我自己高不成低不就的,让自己很难受。
身边的人陆陆续续的都上岸了,而自己确只能看着朋友圈里的他们随心自由的支配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心里眼里无尽羡慕,自己自己也有很多想做的事情,现在生活当中的一切似乎只有上岸之后才能有效解决。才能有话语权。
心里很不甘心,想着为什么别人都可以自己难道就比他们差很多吗,真想找回大学考试充满干劲的自己,20年下半年的时候,自己一个人早上起很早的去图书馆听听力做题,9月份考了四级、10月份考了教资、11月份考了六级。洗希望自己能找回当时的感觉。当时觉得四六级是自己的一个执念,而现在考编上岸同样也是我的一个很深的执念。
[目标]
全力冲刺,争取一年内上岸我们这里的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希望行测成绩有所提升并稳定在70分以上,申论之前有和您聊过,您说我申论还行,那就让申论保持在70分上,争取突破75+。
距离目标还有很长的路,希望自己坚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的。正所谓”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加油努力吧!
以下是我的回复:
按道理你早就应该考上了的。
在23年考完后,如果你能更坚定一些,坚持下去,24年省考,大概率是进面上岸了。
我想和你说的是:任何人和事,都有一个蛰伏期。尤其是公考,行测、申论、面试,涉及甚广,牵扯多面。计算分析、书写表达、政治素养、常识积累等等。
这对于大多数普通考公人来讲,无不需要时间去消化沉淀,需要周期一个个地攻城拔寨,才能略有所成的。
而这个周期,便是蛰伏期。
身处蛰伏期,会是一个较为痛苦的过程。这期间,无论你如何努力,好像分数都不会有太大变化,甚至还可能因一些调整或意外,出现下滑。但这是正常的,因为你的功夫还没成型。就像一个闭关的高手,即便再厉害,在闭关期间,也是一碰便倒。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件事。
虽花期各有不同,但终归有个概数。于公考而言,以我经验判断,大部分人的蛰伏期一般在1-2年。对你也是如此,此前的你,正是处于蛰伏期。
本来此前的你,如果再坚定一点,安稳度地过周期,便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可惜的是,你主动地中断了备考,导致此前积累,竹篮打水,功亏一篑,这也是导致出现各类问题的罪魁祸首。
我想,这个体会,此刻你应该能感同身受,甚至要更为深刻。
所以你看,正确地认识自己,对所处阶段有清晰认知,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如果23年的你,能了解、认知自己的阶段,其实就差临门一脚,一步之遥。我相信,再苦再难,工作再忙,咬碎了牙,你都会趟过去。
话说回来,我今天能看到你的决志团报到,实话来讲,特别欣慰,因为这说明你已经醒悟,且即将再次进入到蛰伏期。而且我相信,这一次,你也一定会比以往更坚定,看得更清晰、长远。
如果我对你的判断没错的话,现在你的问题,便已经解决了一大半。因为根源问题已经解决,而你所提到的基础、速度、规划等等,并不是什么疑难杂症,都是常规出现,且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完全能够内化解决的。
所以你再看,想要破局,有所成效,要话语权,最关键的,不是他人是否上岸,朋友圈的岁月静好,不是父母的看法态度,不是别人如何如何,而是你的内心是否坚定?是否还依然愿意坚持?是否有撞得头破血流,也要求个结果的决心?
四年前,作为学生的你做到了。今天的你,也不过27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前面没有狼,后面没有虎。且视他人疑目如盏盏鬼火,不要带着镣铐跳舞,想清楚了就大胆去做!
是的,我对你有十足的信心,也将是你未来考公路上的背后支柱。可是啊,这最终答案,还是得靠你自己来写,你得对自己有十足的信心!
最后,关于接下来的规划的问题。因有部分信息,不是很明朗。你先与辅导员约个时间,我再电话与你沟通,先了解清楚,确定接下来的第一步,再去看看下一步。
当一步有一步的欢喜,那这件事,大概率就成了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