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公考的复习效率,是所有考试中最低的?

昨天收到一条私信,一个能过一级建造师、学习能力还不错的考生,却在公考中屡屡碰壁,认为公考的复习效率是所有考试中最低的。

她的描述,其实一大部分人的缩影。逢考必过别人家的孩子,可一到了公考便遭遇了滑铁卢,再怎么努力,都得不到提升。

究其原因,其实他们中的大多数,面对公考时,依然基于中考、高考、大学的惯性思维。一埋头就直接扎了进去,开始背辅导书、疯狂题海战术。

殊不知,公考完全是另一回事。它不像中考、高考根据教育部门发布的教材设定考察范围,然而公考只有重点方向,没有考试范围。

公考是一种对能力的测试。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在考试大纲上都写得十分清楚:

(一)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三)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

(四)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

(五)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文字、数字、图表等统计性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行测看似是一张简单的客观题试卷,其考查的是一个人的快速反应、快速决策、快速筛选信息、逻辑思维、数理计算等能力。

题型相对固定,但每年的考题都会有所创新和变化。过度依赖真题,依赖刷题,一味地刷、背、记。没有从根本上提升能力。那你的备考便和考试本身背道而驰。

不少人基于其他考试的突击成功和网上的一些鸡汤文章,在这条路上偏离了方向,开始试图抄近道。却不知,这成了公考失败的开端,当你萌生了这个想法,你的公考之路注定是失败的。
越是带有应试思维去备考的,效率越是低。
我们再回到考生刚开始提的问题,公考的复习效率低吗?如果你按照以往的惯性思维去学习,那么它将是你所有考试中复习效率最低的,你付出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也换不来成绩的提升。
但如果你摆正备考公务员的态度,放弃以往不匹配的学习方法,以提升能力为核心,进行系统规划。公考的复习效率一点也不低,就拿我的123卷来说,只需2个多月就可以完成你几年刷几万道题达到的分数。
如果你刚开始学习,准备2025国省考,还没有规划,也不知道从何开始训练,可文末领一份行测123卷全科考点,涵盖了行测大概率会考的123个知识点。
一口吃不成胖子,先搞清楚有什么,再去想要学什么,如何规划和训练的事。切勿再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战略方向走错了,中间浪费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其实都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