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普通人考公需要知道的几个真相

近几年考公热度持续攀升。不少人为了考而考,虽然我是一名公考讲师,但是我还是要劝大家理性,不要随波逐流,考之前还是需要想清楚这其中的利弊和付出的代价。

今天分享【普通人需要明白考公的3个真相】,希望大家看完再决定要不要考公。

01

在职考公有风险,需权衡利弊

 

最近都收到了一位一线城市工作想考回老家的伙伴咨询。

 

其实这类考生比较多,大家需要面对一个现实,考公务员是有风险的,特别是在职,而且从进面率上来说,风险还比较大。

如果继续在岗位上在职考公,高强度的工作是否可以满足你每天2~3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如果放弃高薪工作找一份轻松的工作,是否可以接受收入上的落差。

我有不少学员,一腔热血回到老家考公,没坚持两个月,适应不了慢节奏,无法忍受低工资,但又无法再回北上广,而陷入两难。

所以大家做决定之前,要权衡清楚。当然也可以尽量降低考公风险,比如我之前就有给一位学员建议,详见:在职党如何“低风险”考公?

02

或许是普通人最好的选择

首先我们需要承认,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作为普通人,在这有限的社会资源下,摸爬滚打已是不易。。

到了30+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一个好的幼儿园,或者是紧缺的病房,足以让你投石无门。

事业方面就如刚才学员所说,到了一定年纪要不就升管理,要不就淘汰,很显然,大部分普通人都是后者。

而公务员的稳定,待遇和“低门槛”或许是普通人最好的选择了。

03

考公早已是一场“恶战”

随着近几年大环境的影响,考公竞争愈发激烈,公考早已是一场“恶战”,长时间的拉锯、内心的消耗,它拼的就是心态、毅力和决心。

如果你想清楚后决定加入这场战争,先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做好长远的打算,确保自己走的每一步,都更加接近目标。给自己两年甚至三年时间,这期间,不再想其他的规划,不再包有其他的幻想。

比如你前期学习123 卷,这就是第一阶段的目标。这时,你就需要做的就是依据课程做计划。计划也不要太复杂了,就包括3个部分:

今天学了什么,效果怎么样? 明天做什么?

123卷共123个考点,你每天安排的学习量一定要确保自己能完成,不要求多! 刚刚好就是完美的。

 

就像我这位决志团学员,前期一点一点抓,一遍没学会就学2遍,3遍。无需急于求成,只要每天有进步有收获就好。

123卷基础课如此做,达到理想效果后,开始做提速,也是如此做包括后续考前的冲刺整卷,均可依葫芦画瓢。

基础-提速-整卷,三个阶段整合到一张计划表,就是一份系统的学习计划。

从清晰的短期目标,汇聚长远的上岸,这就一条高效的备考路。

只要目标清晰,长期坚定,慢一点也没关系。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